在全国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11月27日上午,由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兰山讲堂“学术云宴”网络学术月系列讲座第九讲,邀请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肖贵清教授,就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做专场学术报告。

肖贵清以“百年辉煌创伟业 继往开来再出发”为主题,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深入阐释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研究进行了在线交流。
肖贵清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立足新时代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逻辑和重要内涵。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政党,从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从百年党史三个历史决议的形成、内容和作用分析,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依靠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意义可以从五个维度来理解:就人民维度而言,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使广大人民成为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从复兴维度看,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奇迹;从理论维度讲,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从世界维度看,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从党建维度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有力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问题。在学习研究中,要注意将其和新时代以来蕴含党对历史经验认识的若干重要文本相联系,不断加深对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经验的理论认识。
肖贵清在主讲报告结束后,与参加线上学习的听众进行了热烈互动,悉心解答了10余位师生有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提问,拓展和深化了对本次学术报告主旨的阐述。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教授总结时指出,肖贵清老师坚持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辩证统一,深入地讲解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整场报告信息含量、知识含量、思想含量都非常高,对我们学好全会精神、扎实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兰山讲堂“学术云宴”网络学术月活动聚焦“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创新”这个鲜亮主题,紧扣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这样一个共同事业,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引领,邀请了业界十余位知名专家和优秀学者分享学术研究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相信在发挥重点马院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共同体建设、深化马理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必将产生积极效应。

讲座在校内外学者和学院师生中引发了热议。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武永亮教授说,在兰州大学兰山讲堂云平台上听了清华大学肖贵清老师的讲座,使我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精神实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受益匪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和宣讲全会精神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肖老师对全会精神研究精深、把握精准,从梳理三次历史性决议的脉络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并就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作出了说明,指明了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这个关键点。整个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实践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广度,对于我们进一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很有启发。
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建军说,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兰州大学)近期组织的兰山讲堂邀请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知名专家学者陆续做了系列学术讲座,这种线上开放式的“学术云宴”克服疫情防控期间的不便,特别为甘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提供了一个聆听学习“大家名师”思想智慧的交流机会,非常有意义。肖贵清教授非常及时地分享了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详细比较了百年党史三个《决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和“两个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的新概括等问题作出精彩说明,对我们深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研究,将全会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给予了有效的指导。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施泽东说,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学院和思政中心组织的这场专题讲座恰逢其时,听后十分“解渴”。通过肖贵清老师细致入理地解读,对全会的重大意义、核心内容有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也深刻感受到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要影响。接下来,自己将和同学们一道,更加深入地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特别是将全会《决议》中总结的重要经验、蕴含的重要判断、作出的重大部署和本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博士论文的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鲜明的政治性、前沿性、现实性特点,努力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