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交通大学史宏波教授应邀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叙事

11月12日下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兰州大学)组织的兰山讲堂“学术云宴”第四讲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活动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负责人史宏波教授作题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叙事”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思政中心副主任李东坡副教授主持。

 史宏波教授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进行概念界定和价值肯定的基础上,首先从社会逻辑和人本逻辑出发,依据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叙事及其矛盾进行理论阐述。在社会本位逻辑统摄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由于忽视个体需求而导致教育“无效化”甚至“反效果”的困境,而依托个人本位逻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会遇到弱化意识形态性以及易陷入理论形而上学等问题。要真正克服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此即彼的矛盾冲突,仍需从整体观视角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叙事及其统一”何以可能的问题上,史宏波通过一系列图表讲授,提出要在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实现双重叙事的和谐统一。同时,受教育者自我期盼这一沟通中介的构建,对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应然目标以及实然状态之间的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叙事的统一运动不是单一线性的发展流程,而是兼具历史性和具体性的整体过程,需要在特定场景合理选用。

 针对双重叙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构建,史宏波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观点阐释。一是要在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叙事和人本叙事的基础上,重塑范式研究。二是要在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叙事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理顺逻辑层次。三是要把对叙事的纯理论研究转化为现实的叙事研究,并将其限定在现实的叙事空间之内。只有从根本上转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思路,才能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叙事和人本叙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理论构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完整程序运行。

 李东坡副教授在总结时谈到,史宏波教授突破以往观点,站在社会叙事与人本叙事统一的立场上,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叙事问题进行了全新解读,展现出深厚的理论功底与深刻的实践思考,讲座内容深刻、逻辑严谨、语言生动,对启发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